導語:從行業龍頭到產業集群的建立,從各自生長到專業化深耕細作,在當前超過2300家的眾創空間中,有這樣一批“術業有專攻”的群體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新亮點。
從行業龍頭到產業集群的建立,從各自生長到專業化深耕細作,在當前超過2300家的眾創空間中,有這樣一批“術業有專攻”的群體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新亮點。
2016年7月份,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和驅動作用,緊密對接實體經濟,科技部發布《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工作指引》,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涉及智能制造、軌道交通、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首批17家示范性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近日,《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廣東、湖北、河南、陜西、天津等地的部分專業化眾創空間,探尋他們獨特的創新發展之路。
大工匠引領創客成長
張敏波,是河南洛陽市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鑄鍛廠冶煉車間的一名青年煉鋼工。他和團隊一起成功實現了56爐3580噸高純凈度加氫鋼水產量,填補了公司在石化加氫項目產品領域的空白;為降低生產工藝成本,他總結實踐經驗參與制定了《鋼水終點碳控制操作法》,經財務部門核算每噸鋼水能夠節約成本79.48元,助力公司實現降本增效。
在張敏波看來,正是公司“大工匠工作室”對他的悉心栽培,才有今天的碩果累累。“工作室針對青年職工制定一系列培養計劃,讓我們少走彎路,能很快提高產品質量和焊接效率。”2013年12月份,張敏波被選入楊金安大工匠工作室,在老焊工楊金安的帶領下,學到了扎實的焊接手藝。
“大工匠工作室”是中信重工在人才制度上的創新之舉。2013年11月份,中信重工在8000多名員工中精心挑選,終以5位大工匠名字分別命名的5個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建立了22個工人創客群,各創客團隊之間圍繞著優化工藝技術、解決生產難題、形成典型工藝規范、固化創新成果等開展活動,大工匠則在生產制造中發揮克難攻關、言傳身教、示范帶頭等重要作用。由高級技能人才領軍的工作室已成為領銜創客成長的“火車頭”。
“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實驗驗證、園區孵化等方式實現技術創客群、工人創客群、社會創客群和國際創客群四個創客群協同創新。”中信重工副董事長劉大華告訴記者。
大企業筑巢,培育創客生存發展,這樣的“傳幫帶”例子還有很多。在廣東東莞市,依托大連機床(東莞)智能技術研發中心打造的智能制造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中小企業停留在圖紙上的創意走向規模化生產。
機床運行成本高,小規模的生產企業不愿接單,但盲目量產又會讓創業者面臨巨大風險,止步于試驗階段。針對創業者這一痛點,大連機床集團在東莞成立了智能技術研發中心,并建設了一個功能完備的工業實驗室。“不僅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進入智能制造行業的門檻,也能解決龍頭企業產能過剩問題。”大連機床集團副總經理孫欣裕說:“創客可以實現從圖紙到樣件、樣件到小批量、小批量到大批量生產的層層轉化,還能享受具備豐富經驗的老工程師指導的全程服務。”
開放平臺實現合作共生
從一家專注科研成果轉化的企業變成一個生產創客的平臺,大企業催生專業化大型孵化器,推動了整個行業內外創新生態的發展。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從2013年建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園開始,到目前孵化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生物醫藥企業106家,建立了診斷試劑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作為一家在基因診斷技術及試劑產品研制、開發和應用方面已處于領先地位的行業龍頭企業,達安基因為什么會想到去做眾創孵化?
達安基因董事長何蘊韶認為,對中小企業而言,有一個敞開的平臺,能實現人才、技術和資金等要素的集聚融合,這非常重要。專業孵化器就是這樣的平臺,能幫助他們解決在創業路上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提高創業成功率,縮短成長周期。
“對大企業自身而言,只有依托自身資源,向平臺化、集群化過渡,才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找到一條可行的道路。因此,達安創谷孵化器應運而生。”何蘊韶說。
基因檢測技術聯合便捷的互聯網服務能擦出怎樣的火花?“80后”小伙翟召華開發出一款手機應用軟件,幫助社區腿腳不便的人群買菜。然而,這種“互聯網送菜”模式剛推入市場便受到重重阻力,菜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成為制約項目進一步研發、推廣的關鍵。
經過多方聯系,翟召華搭上了達安創谷孵化器的順風車,共同構建“食安菜媽”智慧菜市場,利用食安科技的基因檢測技術檢測菜品。“通過第三方檢測實現菜蔬溯源,讓監管更高效,讓市民更放心。”達安創谷總經理黃珞介紹,食品安全檢測數據不僅向市民公開,還向有關部門開放后臺,方便監管。“未來,‘食安菜媽’還將與社區菜市場‘聯盟’,為用戶搭建一個食品安全、智能支付、送貨到家的服務體系,并基于達安基因豐富的資源,為用戶提供營養食譜、健康檢測、健康醫療、健康養老等一系列智慧服務。”黃珞說。
在武漢市,曾經誕生了我國根光纖的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南望山園區,如今已成為雙創基地。去年6月份,由武漢市政府和烽火科技集團共建的創新創業基地烽火創新谷正式揭牌,并成功入選光通信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
武漢烽火創新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山表示,烽火創新谷通過構建“創客群體—基底企業—行業龍頭”的生態鏈,觸發新的產業增長點并不斷成長擴張,實現生態鏈的共生共榮。
種子基金破解融資難題
創業路上,不少企業都面臨著投入過高、上下游資金鏈發展不平衡、相關配套設施跟不上后續規模化生產等問題,特別是在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信貸服務體系下,眾創空間項目的推進還要集“眾力”。
專業化眾創空間如何解決融資難問題?2016年8月份,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安市高新區聯合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及其他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西北地區首只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的天使投資基金投入市場,助力光電子集成專業化眾創空間內的資金運營。
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總經理秦占陽告訴記者,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天使投資基金,這只先導光電集成科技基金在投資方式上結合了光電子集成產業上下游特點,投資團隊對項目實行可行性調查和判斷,符合投資要求的項目會同步撥付小部分資金實施樣片生產,并根據樣片生產后形成參數測試結果,制定后期投資與改進方案,符合條件的再大規模投資生產,做到在風險控制上“有據可依”。
天津分子醫學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則設立精準幫扶、授信模式、良性循環的種子基金。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投資發展部副部長王鵬表示,眾創空間設立了300萬元種子基金支持創業團隊發展,并得到天津市科委90萬元引導基金的支持。他們對經過投資決策委員會考核的項目,按照項目進展程度,用額度不高于5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的借款,及股權出資、增資、創新產品收購等方式參與投資;對擬成立或已成立公司實體的項目,采取投資或增資占股的方式給予支持;對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認為具有巨大市場發展潛力的項目,采取收購創新產品的方式加以支持。
專業化眾創空間形成了明確的技術開發定位與互融合作模式,尋跡而來的則是社會資本傾斜和投融資生產實踐,全產業鏈孵化模式逐漸形成。
在全國唯一一家智能硬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TCL創客空間孵化器里,創業項目在6個月至18個月的孵化周期內都將接收到TCL集團各類產業資源的導入,并有來自TCL創投、十方創投及孵化器內部設立的1000萬元種子基金資金支持。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副院長馬松林介紹,孵化器還將以2%至5%的參股方式,對創業項目實施免費孵化。目前,TCL創客空間已孵化項目中有3個項目估值過億元。
(責任編輯:羅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