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雙創”不是小微企業的專利,也是大企業優勢。在新動能、新業態蓬勃興起的當下,大企業應如何培養創客,實現創新發展?
【經濟界面】
6月8日,國家發改委舉行雙創示范基地情況專題發布會,首批28個雙創示范基地批準建設以來,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雙創”模式和經驗。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日均新登記企業1.4萬戶,全國眾創空間超過4200家,服務更加多元化、精細化、專業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了10.3%、13.4%。
“雙創”不是小微企業的專利,也是大企業優勢。在新動能、新業態蓬勃興起的當下,大企業應如何培養創客,實現創新發展?
大企業創客成長的三部曲
雙創示范基地為“創客”打造夢想空間,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被市場認可,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新華社王曉攝
1、創新激勵機制:讓“小CEO”活力迸發
【聲音】
“通過競爭性選拔承包人,讓能者脫穎而出。”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高同慶說,中國電信共選拔和培養了2.5萬名“小CEO”,業績突出者納入后備干部管理或優先選拔任用,淘汰業績不達標的承包人,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探索打破國企員工身份意識,助力實現員工“創業夢”。
大型國有企業機制不活、人員冗余、市場響應慢等難題,可謂當下我國大企業“雙創”的“攔路虎”。
高同慶表示,為了破解這些難題,中國電信推行以“責任田、責任人、責任制”為核心的劃小承包和倒三角支撐服務體系等市場化改革,打造一線員工內部創業平臺,形成“一個平臺、三大基地、多家實體孵化器”創新孵化體系。
近年來,中國電信共入孵1991個內部創新項目,212個項目成功入孵,其中22個項目實現公司化運作,6家公司引入社會資本。
改革激勵機制,也讓中國航天科工收獲“雙創”實效。
新概念武器技術攻關成果持續涌現;商業航天領域異軍突起;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領域實現若干重大技術突破;工業互聯網領域,成功建設運營了世界首批、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航天云網,上線企業已經接近80萬家……經過近年來的創新實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
“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單一的創新必然失敗,綜合創新才有可能成功。”航天科工副總經理劉石泉表示,他們圍繞前瞻科技發展、重大工程、重要項目、關鍵技術,引導科技人員和領軍人才在崗創新、在職創業,自由組合、集智攻關;向社會開放企業的研發資源、制造資源、專家資源、知識產權資源,促進分享經濟深度發展,實現協同共贏,打造良好的“雙創”生態環境。
對此,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沈竹林指出,要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更好地利用現有設施拓展創新創業空間,集聚創新創業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更加優化的創新創業環境。
大企業創客成長的三部曲
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創新產品讓百姓享受更多生活便利。新華社黃瑞鵬攝
2、打破舊有層級:讓創客成為企業合伙人
【案例】
在海爾,創客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有幾名海爾員工注意到網絡上有種聲音,即孕婦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很不方便,希望可以躺在床上觀看天花板上的電視。于是,這些員工便開始組成一個創業團隊,整合全球資源進行研發相關產品。
“一個雞蛋從里面打破,一定是新生命的誕生。海爾的任務是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夠破殼而出。”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
正如管理大師德魯克所說,好的管理者要把自己和員工的長處都發揮出來。
在互聯網時代,海爾集團進行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的三維轉型,進而構建一個共創共贏的生態圈。
張瑞敏認為,必須取消傳統企業組織機制框架的限制,把原來像金字塔一樣的科層制變成一個網絡性的組織,沒有上下級,只剩下平臺主、小微主和創客三種人,“企業成為互聯網的一個節點,完成從出產品到出創客的轉變”。
“我們探索的‘創客所有制’就是把企業的股份激勵量化到每一位創客,讓每一個創客有機會能夠成為企業的主人,成為企業的合伙人。”海爾集團總經理張玉波說,目的是為創客打造一個利益共享、共創、共贏的平臺,讓每一位創客都有公平、公開創業發展的機會。
如今,“雙創”已成為孕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業搭建各類“雙創”平臺409個,同比增長66%;搭建“雙創”孵化器和科技產業園區201個,同比增長57%;開展創新創業活動98項,同比增長36%;發起和參與創新發展基金超過200只,總規模超過6000億元。
在沈竹林看來,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的熱情,核心就是要釋放科研人員活力,激發創新創業內生動力。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處在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時候,加快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將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快速發展,壯大發展新動能,培育更多就業崗位。”沈竹林說。
大企業創客成長的三部曲
“雙創”激發經濟增長新活力。制圖:邱玥
3、加快成果轉化:讓“胡同”中的創業來到“廣場”
【探索】
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探索科技類“雙創”孵化服務,通過平臺整合阿里巴巴集團資源,輸出基于阿里云、螞蟻金服、釘釘、淘寶眾籌等全線創新創業所需資源,孕育出了ofo小黃車、喜馬拉雅、小咖秀、餓了么、咕咚等眾多創業“明星”。
阿里云為ofo小黃車初創團隊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安全、存儲、大數據,還是智能解決方案,豐富的產品矩陣和成熟的底層技術,讓小黃車團隊可以把能量集中在核心業務上,發展得更快。
自2015年啟動創業扶持項目至今,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在全球建設了133個創新中心孵化基地,覆蓋中國28個主要城市以及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創新中心平臺累計為超過1600家的創業企業提供免費云資源扶持,通過平臺為創業企業實現融資額超過8.5億元。
“對于科技創業者來說,重要的是解決‘胡同中的創業怎樣來到廣場’的問題,我們提供基于云平臺的廣場,讓創業者在這里找到其所需的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說。
“任何一個創造者,任何一個創新者,都需要有一個投資邏輯——風險投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說,全球現在市值大的前幾位的公司,以新創造者居多,而且在企業發展過程當中,初始都會經歷多輪風險投資。
專家建議,今后還要進一步拓寬“雙創”融資渠道,出臺促進創業投資的相關政策措施,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以及運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讓資本鏈無縫對接創新鏈和產業鏈。
大企業創客成長的三部曲
鏈接:
多地出臺鼓勵創業政策
北京:推出“首都職工創業小額貸款”,申請者可享受全額貼息支持以及銀行、擔保公司的綠色審批通道服務。
天津:對農民自主創業將給予高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并按規定給予貼息,對成功創業且帶動就業5人以上的,再給予高50萬元的貸款扶持。
上海:浦東新區和自貿試驗區率先啟動企業名稱登記改革試點,設置企業名稱負面清單,推出可選用名稱庫,實現企業名稱網上自主申報,推動企業名稱登記透明化、智能化、便利化。
廣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經批準后,可攜帶科研項目、成果或憑借自身專業知識離崗到企業開展創新創業或自主創辦企業。離崗創業期限以3年為一期,多不超過兩期。
湖北:鼓勵設立多種形式的創業基金、人才基金、投資擔保基金,支持華僑創業創新。支持華僑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委托研發、技術許可、技術轉讓、技術入股以及共建研發機構等形式,開展產學研用合作。
寧夏:逐年增加創新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到2020年規模達2.5億元以上,并發揮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支持創業投資企業投資創新型企業及處于種子期、起步期等創業早期的企業。
(責任編輯:羅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