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重慶市科委、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12部門聯合發布《重慶市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共推出“二十條”舉措。計劃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以上。
整合資源協同創新
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重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升級與發展的主導力量。2016年,重慶申報高新技術企業971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62家。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43家,申報數量、新增數量、有效期內總量均實現直轄以來大增幅。今年上半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亦十分踴躍,申報企業達到1345家,較去年同比增長38%。
“雖然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數量、質量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重慶市科委副主任徐青近日表示。為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長的政策環境,按照“方案協同、落實協同與效果協同”的改革要求,重慶12個部門整合了包括市科委“百千萬工程”、市經信委研發投入倍增計劃、市人力社保局“鴻雁計劃”、市發改委企業研發和產業基礎設施投入計劃等創新資源,聯合制定了《方案》,以推進協同創新,加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營造生態環境壯大企業集群
該《方案》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三部分。按照總體要求,重慶將以高新企業為核心、高新園區為依托、高新產品為關鍵、高新技術為支撐,大力營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到2020年,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以上,以此引領和支撐重慶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同時,重慶將依托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產業技術創新重大主題專項和重點研發項目,支持開發高新技術產品10000個以上,并統籌布局市級以上高新技術園區20家左右,使其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的主要載體。由此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達13000億元以上,占重慶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0%。
3年內重慶高新技術企業翻一倍,這一任務目標能夠實現嗎?徐青表示,這些目標是充分考慮了重慶現有的基礎條件后提出來的,雖然各項任務指標不低,但只要努力,用3到4年左右的時間是能夠實現的。她扳著手指道,2016年重慶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43家,相比2015年新增500余家。以此增速,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以上,是完全可行的。此外,從高新技術產品開發指標上看,2016年重慶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2510個,總量已超過5000個。未來幾年,重慶將加大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力度,通過啟動實施產業類重大、重點專項,加大經費支持力度,聚焦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新材料等高新領域,力爭每年新增高新技術2000項以上。到2020年,高新技術產品開發數就可突破10000個。徐青進一步介紹,在市級以上高新區建設指標上,目前有重慶高新區和璧山高新區2家國家級高新區,以及永川、大足、榮昌、銅梁、潼南等5個市級高新區,其中永川高新區、榮昌高新區正在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同時,江北、南岸、巴南、大渡口、涪陵、合川、萬盛等區縣也正在積極創建市級高新區。“未來重慶還將布局一批科技園區,到2020年,市級高新園區將達到20家以上。”
多方面發力多措施保障
徐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方案》從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統籌布局科技創新園區、整合集聚科技創新平臺、優化實施產業技術政策、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加強科技人才保障等六個方面制定了重點任務。其中,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方面,重慶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引鳳”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壯大”行動等三個專項行動。一是對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開展重點指導與幫扶,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苗子。二是研究制定高新技術企業招商工作方案,增加引進企業科技評價指標,提高引進企業的技術門檻。三是推進實施企業研發投入與新產品開發倍增計劃、巴渝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計劃等專項,全面落實相關支持政策,推動高新技術企業跨界融合與聯合并購,打造形成一批“有塊頭、有品牌、有后勁”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此外,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發育成長需求,《方案》還制定了三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實施企業協同創新火炬手和創業輔導師計劃,指導企業建立規范研發體系,增強創新能力,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二是設立以企業家、學術技術帶頭人為主體的全市技術創新戰略咨詢委員會,推動企業參與創新規劃、計劃、政策的制定和決策;三是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分類考評制度,對區縣重點考核高新企業培育數量、高新園區建設及高新產值增長等指標,對園區重點考核高新企業引進、高新產業集聚、研發平臺與服務平臺建設等指標。